这样交社保,失业后也能继续领养老金
办小二的身边有很多人都是从事的自由职业者,不仅时间灵活,而且收入比在公司坐班的白领不相上下。但有一个问题却一直都是这个体所困扰的,那就是没办法缴纳社保。因为没有社保,每次就医都要花掉几百大洋,一想到上医院这个群体就犯怵。九地会计资深社保顾问告诉办小二,其实自由职业者也可以缴纳社保,只是不是城镇职工社保,而是城镇居民社保。这两者有何区别呢?
城镇居民社保需具有当地户籍
首先,两种社保缴纳方式从名称上就可以区分开来。

在日常登录社会保险网时,我们会发现存在两个入口,一为城镇职工用户登录入口,这是针对在城市中有工作的单位职工的社保类型。
按照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》第72条规定:“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,逐步实行社会统筹。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,缴纳社会保险费。”也就是说单位为职工缴纳社保是强制的。
另一个入口是城镇居民用户登录入口,主要针对儿童、老年人、无业居民或自由职业者等有城镇户籍但是没有工作单位的人群。居民社保属于自愿参保,不强制缴费,但前提是得有当地户籍。

失业、创业,只能自缴两项保险
今年初,小A所在的公司遭遇大面积裁员,小A也不幸在“黑名单”中。年过35岁,职场打拼十余年,小A想换种拼搏的方式——与其给公司打工,不如自己创业。
创业意味着一切从零开始,在公司有起色之前,很有可能每个月的社保都没人给交了。虽然小A已经有住房,不必考虑社保断缴被限购的问题,但事关以后医疗、养老,小A也不敢大意。
拿出工资单仔细对照,本迪发现,城镇居民社保与城镇职工社保在缴费项目和费用差别巨大。
以小A所在的北京2017年五险一金缴纳比例为例。养老、医疗和失业保险是由个人和企业分别缴纳的,一般企业占大头。以个人身份缴纳社会保险费则需要全部由个人负担了,而且本迪是没有办法为自己缴纳失业保险、工伤保险、生育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的。

(注:因为不同地方的政策有差异,以当地政策规定为准。)
从这两方面来看,在单位交社保更划算。但居民社保除个人缴费外,政府会给予补贴,个人缴费档次越高,政府补贴也越多,且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全部计入参保人的个人账户。小A还注意到,城镇职工社保是每月缴纳,居民社保是按年缴纳,参保人员在每年年底前仍没有缴纳养老保险费的,当年即为中断缴费。中断之后可以跨年度补缴,但补缴养老保险费的,政府不予补助。
职工社保领取养老金比居民社保高
最近,38岁的王女士和丈夫计划备孕二胎,因为属于高龄妊娠,她想在家休养并在孩子诞生之后全职带娃。离职当“全职妈妈”,从城镇职工社保转为城镇居民社保,王女士近处要看生育福利的变化,远处要考虑今后的养老生活。

1、产前离职不享受生育报销和津贴
因为个人无法缴纳生育保险,所以王女士在生产前辞职,将无法通过职工社保报销怀孕、生产过程中的各项费用,并且哺乳期期间也不能享受生育津贴。
除此之外,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也与职工医保大相径庭。以北京为例,根据“2017年北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”,在同等级医院的情况下,居民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均比职工医疗保险低20%-40%左右。此外,如果正常在公司上班,吴可清只需要参保满20年(男性满25年),退休后不需要再缴纳费用,也可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;但如果参加居民医疗保险,则需要一年一缴,不缴就不能享受医保待遇。
从经济上考虑,哺乳假期结束后再离职对王女士更加划算。

2、两种社保,退休后待遇差距大
再来看看退休后的养老金,两种社保到退休后分别能领到少钱?由于每年的个人工资、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和基础养老金都会随着社会生活水平不断调整,这些都会影响到最终到手的养老金,因此王女士选择按理想状态进行估算:假设这些参数不变。
第一种情况,王女士25岁开始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,到达65岁后退休,实际缴费年限满15年及以上,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。王女士目前每月月薪5000元,北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6906元。那么王女士退休后能够领取到:

第二种情况,假设王女士从25岁开始参加城镇居民社保,每年按照3000元标准缴纳,那40年后退休王女士每月能领取多少养老金呢?

看来,参加城镇职工社保退休后的待遇要比城镇居民社保高不少。掌握了两种社保区别之后,王女士除了每年按时缴纳城镇居民社保外,还考虑增加一份商业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,以填补保障上的不足。等到孩子上幼儿园后,她计划做份小生意填补家用,同时继续夯实养老储备金。